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有一位男医生深受广大孕产妇的信赖。从医三十余年来,他一直致力于高危妊娠和各种胎儿畸形的治疗与研究,让我国中西部地区妊娠相关重大疾病临床和研究水平跻身国际前列。他就是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一院”)副院长漆洪波。因在产科医学领域的卓越贡献,漆洪波入选首届“国家杰出医师”名单。
漆洪波(右一)在指导团队工作。
“跨界”攻关
直面母婴安全“杀手”
我国剖宫产率很长时间以来都处于较高水平。疤痕子宫孕妇再孕时,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并发症发生率骤增,成了威胁母婴安全的“杀手”。漆洪波说:“过去,这类孕妇往往被建议终止妊娠,或在手术中面临生死考验。”
展开剩余79%2014年,漆洪波发现血管外科用于止血的腹主动脉球囊技术能破解产科大出血难题。“危重产妇随时可能发作,原地等待血管外科医生支援会错过黄金时间,我们必须自己掌握这项技术!”他当即决定“跨界”攻关。
那段时间,漆洪波带头到其他医院进修学习,并逐渐培养介入团队、手术团队、护理团队等慢慢摸索这项技术。“其实还是很考验水平的。”漆洪波说,“如果阻断时间久了,可能会引起产妇下肢出血及血栓;如果阻断时间不够,又可能出现大出血。”即便困难重重,但漆洪波心中的追求不变,那就是通过技术革新,让高危孕产妇分娩更加安全。
终于,漆洪波团队完成了西部首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下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如今,这项技术已在重医附一院累计开展1200余例,手术产妇保子宫率达99.76%。
几年前,一位从贵州转入重医附一院的孕妇牵动着产科团队的心。这位42岁的高龄孕妇妊娠34周有余,被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同时,她已有三次剖宫产史,子宫十分脆弱。更令人揪心的是,她的诊断证明上还罗列着胎盘植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妊娠期糖尿病……尤其是术前磁共振检查提示“胎盘完全植入于子宫前壁”,这意味着孕妇胎盘就像树根一样,不断向深处浸润扎根,甚至穿透子宫、侵入膀胱,孕妇大出血风险极高。
考虑到孕妇有多次剖宫产史,产科团队一致决定采取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下剖宫产术。手术通过血管介入技术在腹主动脉下段预先放置一个球囊扩张导管,待胎儿分娩后扩张球囊,暂时阻断腹主动脉以下的血流,从而大幅度减少术中出血,为手术医生争取宝贵时间进行止血缝合。最终,这次手术成功解除大出血危机,母子平安,产妇术中出血仅500毫升。
除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外,漆洪波还主持开展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胎儿镜宫内手术等高难度手术和关键技术。来自黑龙江、新疆、西藏等10余个省份的患者专程来重庆就医,不少人带着“闯鬼门关”的恐惧来,而后又抱着新生的婴儿幸福地离开。
除了致力于革新医疗技术,漆洪波还在母胎医学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领域不断攻关。
他主持相关临床研究,成果被5部国际指南采纳;应邀执笔国际指南3部;执笔或参与制定中华医学会牵头的指南及专家共识90多部。他和中国科学院团队率先绘制妊娠期母体各器官组织代谢组学图谱,在国际上提出“孕期母体多器官代谢重编程”学说,相关成果发表于《细胞》杂志正刊,为重大胎盘源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线索。这项成果还入选2024年重庆市十大科技进展,并被《科学》杂志评价为“颠覆性发现”,获得国际同行高度评价。
让分娩
成为美好的记忆
“医生,我怕疼,能剖吗?”在重医附一院助产士门诊,28岁的杨女士攥着产检单,声音带着颤抖。助产士笑着递过一张分娩疼痛指数表:“你看,烧灼痛排第一,分娩痛排第二,但我们有无痛分娩呀,能让痛感降到‘痛经级’。”
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这里发生。而推动医院设立助产士门诊的,正是漆洪波。“产妇有权享受幸福的分娩服务,而不只是独自‘闯关’。”他深知,分娩疼痛是许多女性抗拒生育的重要原因,甚至有人“宁愿‘丁克’,也不想经历生产的疼痛”。
在漆洪波的主导下,重医附一院产科构建起一套全周期人文关怀体系:2012年开设助产士门诊,让更多孕妈妈在产前就能接触到助产士,通过分娩咨询减少恐惧,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2013年,医院全方位推行无痛分娩,十余年来无痛分娩率提升近40%;此外,医院还有导乐师全程陪伴,运用按摩、音乐疗法等缓解分娩疼痛等。
而由漆洪波主导建立的“好妈妈俱乐部”是重庆市最早的孕产妇“温馨之家”。俱乐部里,准妈妈们在医生、护士、助产士的指导下练习孕期瑜伽、生育舞蹈,并学习新生儿洗澡、母乳喂养等知识。专家们现场解答“孕期失眠怎么办”“宝宝黄疸要不要停母乳”等问题。“以前总担心自己照顾不好孩子,在这里练过几次,心里踏实多了。”孕妈妈吴女士说。
自2007年起,漆洪波团队还首创“重庆市孕产妇交响音乐会”“孕产妇大家讲坛”,每年各办10期。音乐会现场,准妈妈们戴着耳机感受胎心与莫扎特乐曲的共振;讲坛上,营养师、心理咨询师轮流授课,内容涉及孕期情绪管理、产后修复等,所讲知识细致到“给宝宝换尿布时如何减少哭闹”等。多种活动累计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
对“产妇平安”
有着深深的执念
“选择产科,既有命运的指引,更是责任的召唤。”漆洪波的从医初心,藏在两段深刻的记忆里。
童年时期,弟弟出生时母亲遭遇产后大出血。“那一夜,我站在病房门口,看着医生进进出出,那种恐惧至今记得。”他说,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对“产妇平安”有了深深的执念。
而真正让漆洪波坚定地将产科作为毕生志业的,是西迁前辈的言传身教。
1958年,司徒亮、毕婵琴、卞度宏、吴味辛等妇产科医生从上海来到重庆,在简陋的条件下建起重医附一院妇产科。前辈们的坚守,让他打破了“产科是女医生专属”的偏见,一头扎进这个领域。他说:“20世纪90年代,西部地区孕产妇的死亡率还很高。但是现在,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们已经达到甚至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如今,漆洪波格外注重青年医生的培养,他和他的团队已累计培养博士硕士183名,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国内妇产医学的中坚力量。
从手术室到产房,从实验室到课堂,漆洪波用三十余年的从医之路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做有追求的医生,帮助更多的孕产妇;做有爱心的医生,让经历痛苦的人感受到温暖;做有情怀的医生,时刻铭记从医的初心和使命。而那些被他用双手托举过的生命,正在无数个家庭里,续写着幸福的故事。
来源:健康报主力配资炒股
发布于:北京市广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